政策名稱 |
主要内容 |
《産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 |
鼓勵信息、新能源有色金屬新材料生産;鼓勵交通運輸、高端制造及其他領域有色金屬新材料生産;鼓勵公路工程新材料開發與生産。 |
《信息産業科技發展“十一五”規劃和2020年中長期規劃綱要》 |
重點發展與元器件性能密切相關的半導體材料、光電子材料、壓電與聲光材料、電子功能陶瓷材料、磁性材料、電池材料和傳感器材料等;在電子裝備及元器件中用于支撐、裝聯和封裝等使用的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各種複合材料等;在生産工藝與加工過程中使用的光刻膠、化學試劑、特種氣體、各種焊料、助焊劑等。 |
《電子基礎材料和關鍵元器件“十二五”規劃》 |
圍繞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需求,發展相關配套元器件及電子材料。 |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 |
突破現代材料設計、評價、表征與先進制備加工技術,在納米科學研究的基礎上發展納米材料與器件,開發超導材料、智能材料、能源材料等特種功能材料,開發超級結構材料、新一代光電信息材料等新材料。 |
《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産業化重點領域指南》 |
将納米材料、特種功能材料、稀土材料、高溫結構材料、新型建築節能材料、高分子材料及新型催化劑、複合材料、特種纖維材料、環境友好材料等24種新材料列為優先發展。 |
《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決定》 |
建立和完善新材料産業政策體系,加強新材料産業政策與科技、金融、财稅、投資、貿易、土地、資源和環保等政策銜接配合;制定和完善行業準入條件,發布重點新材料産品指導目錄,實施新材料産業重大工程;推進組建新材料産業協會;建立健全新材料産業統計監測體系,及時發布相關信息,引導和規範新材料産業有序發展。 |
2012年5月14日,科技部印發《納米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十二五”專項規劃》。該規劃分形勢與需求、總體思路與發展目标、主要任務、保障措施4部分。相關内容如下:
圖表:《納米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十二五”專項規劃》相關内容列表
要點 |
具體說明 |
總體思路 |
圍繞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重大戰略需求和世界納米科學技術的重大前沿基礎科學問題,以深化基礎研究和促進産業化為主線,促進納米科學技術與經濟相結合,鼓勵相關儀器裝備研制創新,發揮我國在納米科學技術領域的高水平基礎研究優勢,突出原始創新,搶占未來科技發展的制高點;推動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轉移的一體化進程,加快創新性成果的轉化速度,促進我國納米科學技術産業化的進程。 |
發展目标 |
在納米材料、器件和系統、生物醫學、測量表征等方面取得國際**的原創性成果;在信息、生物醫藥、能源、環境、制造等重要應用領域取得重大進展;促進納米綠色印刷制版、高密度存儲器、新型顯示、疾病快速診斷、水淨化、高效能源轉化等納米材料、器件與技術的規模化應用;培養一批高水平的學術帶頭人并形成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研究團隊。 |
主要任務 |
納米基礎科學問題研究,先進功能納米材料,納米檢測與加工方法、裝備與标準,納米信息材料與器件,納米生物與納米醫學,環境納米材料與技術,能源納米材料與技術,納米技術應用與開發,納米技術安全性。 |
保障措施 |
加強頂層設計,實施好專項研究計劃;加強基地建設,促進項目、基地、人才結合;加大創新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加強國際合作與科學普及 |
2012年1月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新材料産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目的在于培育和發展我國新材料産業,推動材料工業轉型升級,支撐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相關内容如下:
圖表:《新材料産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相關内容列表
要點 |
具體說明 |
市場導向 |
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突出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重視新材料推廣應用和市場培育,準确把握新材料産業發展趨勢,加強新材料産業規劃實施和政策制定。 |
突出重點 |
在鼓勵各類新材料的研發生産和推廣應用的基礎上,重點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組織實施重大工程,突破新材料規模化制備的成套技術與裝備,加快發展産業基礎好、市場潛力大、保障程度低的關鍵新材料。 |
創新驅動 |
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激發和保護企業創新積極性,完善技術創新體系,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新材料産品開發,提升新材料産業創新水平。 |
協調推進 |
加強新材料與下遊産業的相互銜接,調動研發機構、生産企業和終端用戶積極性。加強新材料産業與原材料工業融合發展,在原材料工業改造提升中,不斷催生新材料,在新材料産業創新發展中,不斷帶動材料工業升級換代。 |
綠色發展 |
重視新材料研發、制備和使用全過程的環境友好性,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促進新材料可再生循環。 |
發展目标 |
到2015年,建立起具備一定自主創新能力、規模較大、産業配套齊全的新材料産業體系,突破一批國家建設急需、引領未來發展的關鍵材料和技術,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具有核心競争力的骨幹企業,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産業集聚的新材料産業基地,新材料對材料工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換代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
發展重點 |
特種金屬功能材料、高端金屬結構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性能複合材料、前沿新材料(納米材料、生物材料、智能材料、超導材料)等。
|